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往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msadmin

  不惜千金捐飞机
   作者:张麒祥
       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段播放一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作品生动,真实,感人。其中一个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一条不宽的街巷,横拉的彩色标语,树上挂着的喇叭放着广播,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声援志愿军入朝,汽车旁老百姓踊跃捐赠馒头、衣服、鞋子、红枣等物品,树旁架起的多口大锅,几位大嫂正在热火朝天的为志愿军做炒面。
       这一幕就像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湖水里,激起记忆的层层涟漪,又把我们带入到历史河流的纵深处……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者委员会”简称“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打败美国侵略”的号召。要求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开展爱国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运动,用新增加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全国人民积极响应,踊跃捐钱捐物,在全国掀起一股爱国热潮,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我所讲的往事正是这无数可歌可泣感人事迹中的一件既感人又默默无闻的故事。
       51年6月西安已经进入太阳灼烤地面的时节,刺眼的阳光让人们无处躲藏。办完事回来的王铭轩向钟楼方向走去。大街的广播里正在播放赴朝慰问团西北分团从朝鲜归来的报告会实况,内容是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包括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杨连第等战斗英雄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这些英雄人物使王铭轩备受感动,特别是战斗英雄黄继光为了炸毁敌人碉堡,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疯狂发射的枪眼。这种舍生忘死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对王铭轩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冲击。
       王铭轩伫立街头,全然忘记自己是在阳光暴晒下,听完宣讲团的报告他的心中热血沸腾,自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那么多优秀中华儿女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抗击美帝侵略者,我们才有了这和平生活。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一定!
       王铭轩边走边想,不知过了多久来到了灞河边,湍急的河水在岸边打着小漩涡快速的向前流去。王铭轩站在古老的灞桥上看着向远处逝去的流水,思绪也如流水般涌向远方……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啊!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中国走向衰弱,1900年八国联军用坚船利炮洞开了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多少个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华民族受尽凌辱,水患、旱灾、连年军阀混战的人祸,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内战,使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多少志士仁人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康梁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义和团运动也只是农民自发反抗,辛亥革命最终也一败涂地,蒋介石集团更是盘剥百姓,腐败透顶,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让老百姓翻身解放,从此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今天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全面封锁全面制裁,又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绝不会屈服!
       河水在桥下不停的流淌,他的目光也随着流水向前望去。前面是渭河,再向前就是黄河。是呀,那是我们的母亲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奔腾在中华大地上,养育我们五千年。他耳畔仿佛又想起了“黄河之滨,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慷慨激昂的旋律,仿佛又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巨龙。
       夕阳把灞河染成绯红,两岸的绿柳在微风中飘舞。站在桥上的王铭轩此刻做出了一个让他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后悔的惊人决定:把自己一生所有积蓄全部捐给全国抗美援朝总会,买飞机、买坦克支持志愿军前方将士。
       月光将树影斑驳的洒在窗子上。王铭轩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向睡眠很好的他,今晚失眠了。他披上大衫沏了一壶好茶坐在椅子上慢慢品味,细细思索。半个世纪的时光像电影般从脑海中掠过,半生艰辛,一世风雨,辛辛苦苦挣下的这份家产将要全部捐献出去,王铭轩陷入沉思。
夜阑人静,万籁无声。王铭轩慢慢转开了保险柜的旋钮,一排排金光闪闪的金条出现在眼前。他细心地数着,一根,两根,三根……不错,200根。这些排列整齐的“大黄鱼”全是十两一根的千足金条,这几乎是他几十年商海生涯,也是他九死一生留下来的全部家当。
      这是一个温暖的夏夜,月光如此明亮皎洁。他推开门走到庭院,夜来香的花香沁入心脾。这是一个花好月圆之夜,安谧寂静,人们早已进入温馨梦乡,谁能想到在遥远的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战士正在和美帝侵略者进行血与火的搏斗。没有前方流血牺牲,哪有今夜幸福与安宁。战士们在前线流的是血,捐的是命,我,王铭轩,捐的不过钱,是黄金而已。
      这一觉王铭轩睡到日上三竿。午饭后,他径直向位于青年路的中共西北局机关走去。王铭轩找到秘书处,提出自己要向国家向全国抗美援朝总会捐献200根金条。秘书听后觉得这是一件大事,立即向西北局组织部部长马文瑞同志汇报。马文瑞曾听汪锋多次提起王铭轩这个人,因此约定第二天亲自约见并接受捐献。回家的路上,王铭轩买了一个木箱和一块红绸子,想着明天体面的漂漂亮亮的把黄金捐给国家。晚上当王铭轩又打开保险柜清点装箱时却发现少了两根,保险柜的密码只有他和夫人马纯慧知道,金条怎会不翼而飞呢?他赶忙找来夫人。马纯慧说:“明轩,两根金条是我拿的。咱家就这点家底了,你一下子全捐了,孩子现在还小,以后上学呢?再有,家中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靠啥用度呢?”王铭轩笑了笑说:“我已答应了政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咱哪能说话不算数呢?况且现在是新社会,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咱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马纯慧虽然觉得丈夫说的在理,但从生计考虑坚持要留下两根。王铭轩缓缓地坐在夫人身边,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沉思片刻说道:“我们结婚多少年了?42年到现在9年有余,你不会不了解我吧?我们的相识就是因为中条山抗战我捐了一万大洋,你受省后援会指派过来采访我,你有文化是一个知识女性,我们共同积极投身抗战救援工作。你懂的,我这一生奔波劳碌不是为了金钱,更不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我只是不愿意看到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穷苦人。29年大旱,陕西死了多少人?到处是饿殍。我从郑州用货款高价买了30石粮食运回白鹿原,挨门挨户分发给饥饿的乡亲。32年给老家前卫小学修缮房屋800大洋。38年巩村小学孩子们忍着饥饿上学,我捐了4万斤小麦,为了改善巩村小学办学条件我捐了5000大洋。40年蓝田县创办初级中学我又捐了8000大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给共产党又捐了多少卡车的药品、粮食、军需物资和银元?我为了什么,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希望老百姓生活好,孩子受教育,社会清正,今天只有共产党做到了,这不,国家刚解放,美帝国主义又来侵略,我们只有支援国家,国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好。”王铭轩一席话说得夫人两眼泪汪汪。马纯慧看着王铭轩说道:“好吧,我听你的。”
      第二天,王铭轩起的很早,换了一件新的罗质大褂,坐着洋车,将200根金条运送到中共西北局。
      两百根金条不仅仅是两千两黄金,那是两千发向美帝侵略者怒射的重型炮弹,那是翱翔在蓝天和侵略者进行空中决斗的雄鹰——战斗机,那是攻击敌人挺在最前面的钢铁大侠——坦克;那是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帝侵略者的怒吼,那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对非正义侵略战争的痛斥;那也是王铭轩对共产党、对祖国、对志愿军的一片赤诚之心。
      两百根两千辆黄金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按50年代初国际市场上黄金兑美元的价格,1盎司=35美元,1盎司=28.8克黄金,1美元=0.88克黄金,也就是一两黄金约=60美元,2000两黄金约=12万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新币)价格是1美元约=2.5元人民币,2.5X12万=30万元人民币。
      当时全国抗美援朝总会为了全国各界人民认捐方便,对各种武器折合人民币(新币)价格作了具体规定:一架战斗机=15万元,一辆坦克=25万元,一门大炮=9万元。王铭轩捐献的黄金折合人民币30万元可以买两架飞机。他的捐献在全国范围内就个人而言是名列前茅的,他在捐赠会上对西北局领导讲,不接受采访,不上新闻,不宣传。西北局领导马文瑞同志表扬他“经商不忘爱国,是一个以国家大事为重的爱国商人。”汪锋同志也称赞他“一心为国,顾全大局,是党外一位受人敬重的爱国爱民的老朋友。”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是鉴湖女侠秋瑾的诗。诗中宝刀指武器,王铭轩的“宝刀”就是飞机,就是和美帝侵略者进行空战的战斗机。20世纪50年代初那场抗美援朝的战争,王铭轩不惜千金捐飞机,爱国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鉴,天地可知。这正如陆游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知来路,启新程。我们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从历史中汲取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心,雄赳赳,气昂昂,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勇出征。
 
                                       2021.2.3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2009-2017 人民民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