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河南南阳:奋力发展中原艾草业的国际名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杜静伟

       南阳是世界艾草之乡,是全球艾草加工的中心区域。因气候适宜、种植面积大,中医中药应用广等诸多优势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其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地区是野生艾草植物群落的最佳宜居地。

       上图为南阳宛艾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马文晓(左1)向南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韩青松等人详细介绍南阳艾草业的发展情况。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马文晓介绍, 精工细琢传承千年艾草文化,南阳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艾草及艾灸应用历史悠久。艾文化由来已久,据考察记载,南阳南召猿人遗址是人类三万年冰台取火的遗址地,是人类认识艾草,应用艾草最早的地方。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艾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和一味普通的中药,但是在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内涵。艾草种子繁殖应于早春播种,平均气温达到9-10℃,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艾分蘖能力强,一般1株艾一年能分蘖成几株至几十株,可以作为分株繁殖的材料。艾叶第1茬收获期为6月初, 7月中上旬,下霜前后收取第3茬。以南阳市为中心,北纬32-34℃的南阳艾生长区的艾草,占据全球80%以上的优质艾。

       上图为南阳宛艾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马文晓向金融界考察团介绍南阳艾草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市场规划。
        据悉,南阳是全球艾草加工的中心区域,是世界艾草的最大加工厂集中地。有大小加工厂1300余家。从种植,生产,加工,储备,研发、艾制品繁育、中医艾灸等,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马文晓介绍,近年来,艾草业发展引起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多项惠农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大力发展艾草业。目前,南阳艾已成为南阳的新三宝,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是南阳对外交流的新名片。
        全市艾草种植面积约35万亩,野生艾草面积约200万余亩,年总产量30万余吨,注册艾草加工销售企业1300余家,其中较大加工企业约280家,艾灸健康养生馆500多家,年产值近50亿元。 
        南阳野生艾草出绒率均高于全国其它产地。艾草种植成本低、繁殖速度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目前南阳艾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3万人,带动贫困户数千人,年人均增收约5000至20000元。

        艾草因特有的药用、保健价值,在“治未病”中医保健文化影响下,艾茶、艾皂、艾精油、艾绒、艾条、艾炷、艾灸器具、印泥、艾灸贴等千余种产品,艾制品近年来需求增长迅速。此外房间薰烟消毒,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捣研后除去杂质而成,柔软如绒,故称艾绒。艾绒分为:青艾绒,陈艾绒和金艾绒,青艾绒和陈艾绒老中医会根据病因选用,金艾绒为艾绒的极品,用途广泛,但价格昂贵。制出的艾绒具有绒线长、性温味醇、灸时燃烧慢、传导对流力度等优点,受到市场欢迎。
 
        据悉,南阳市宛艾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马文晓从业30年以来,深入研究艾草的终端发展,把漫山遍野的艾草视为瑰宝。带领300多人的团队创办了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对艾草进行规模化采集、加工,自费成立科研室、实验室、国际电商团队、中医养生体验馆、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大数据网络中心等领域,长期与北京上海等地中医药领域专家、南阳市科技局、南阳市药检所、市农业农村局等国内外专家进行多次深度研究,就中医中药创新发展做出长期的探索。在艾制品行业研发出艾条艾绒、布艺家纺、食品、日用洗化、艾灸器具、中医中药等1000余种产品。同时,与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国际电商战略有机结合,发展国际贸易出口,为“宛艾”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活力。让艾草身价倍增,实现由“草”变“宝”的华丽转身。(杜静伟、闫卫)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2009-2017 人民民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