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当代书法大家边保华
笔墨是他人生的全部,飘逸是他书法的灵魂。他有着沉浑扎实且机敏高妙的文学才华,他有着真纯的天性、宽博超脱的襟怀、厚重的学养。他泼墨挥毫,以自己的如椽大笔传播着真善美,用艺术情怀阐释着大爱无疆的真正含义。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大家就是边保华,字守和,笔名一方,号养心堂主。1958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现任公仆书画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原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画院常务理事等职,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品德高尚 为人谦和
边保华不仅是一位书法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爱心大使,以自己别具一格的书法笔墨谱写着人生大爱。他品德高尚,超然于世,淡定闲静,为人谦和,待人真诚。他积极参加各种书法活动,热心为社会和谐公益事业服务,以笔会或作品参拍等形式多次为地震灾区、老年协会、希望工程等进行捐助,表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追寻真善美的道德情怀,受到各界好评。在那超然通透、恬淡静定的表象之下,跳动的是边保华那颗淡薄名利的大爱之心。
一程山水,一程爱;一路前行,一路播撒希望。2006年春节,随书画同道一起走进京郊新农村,义务为农民兄弟写春联。2007年夏,赴北京航天城为杨利伟等航天英雄书写作品。2008年6月参加“中国小康公益基金重建家园推动大会”,捐赠数十件书法作品,以实际行动为“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贡献一份力量。2009年5月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主持人张宏民书写杜甫诗。“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扶贫助困,普惠民生,成为边保华孜孜不倦地追求。2010年3月参加中国书画名家抗旱赈灾笔会,捐献书法长卷。2010年4月参加支持“情系玉树、大爱无疆“中国书画名家声援灾区人民笔会活动。2010年5月选送两件作品参加第九届中国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为“希望书库工程”募捐。
一路走来,边保华从未停歇过爱的脚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诠释着爱与奉献的真谛。近年来有上百件精心之作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赵朴初故居、西柏坡纪念馆、新加坡书法家协会等单位收藏。
保华先生在青年时代曾戍边卫国28载,青春奉献于国防建设,后转业在国家行政学院,从事高中级公务员教育培训事业,后任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主任。退休前作为一名中央国家机关的局级干部,公职事务十分繁忙,但百忙之中的业余时间,能一直专情于书法艺术,厚积造化,业内盛名,成绩不菲。退休后更有时间驰骋于书法艺术,尽情舒展自小而来的几十年书法修炼成果和与日俱增的功力及造诣,立志用书法育人、言传身教、传递共产党人的情怀。
书法厚重 造诣高深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书法文化浩如烟海,传统书法艺术宝库群星璀璨。数千年书法艺术宝库群芳异彩,美不胜收。书法的每一个创新都记载着中华文明进步的脚步声。
边保华幼承家训刻志于翰墨,长期以来,坚持于书法之外用功看书学习,善从古文诗词、音乐、绘画中汲取古今中外之精华,博览古今典籍,多师教养,尽窥众妙之门,深谙古书法之中正变之源流和书之三味。他的书法先后结业于河南书法函授院研修班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研修班,师从佟韦、李铎先生,有缘问业于张海、沈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先生,博采众长,继承创新,“法取晋唐,势宗秦汉”,形成苍劲古拙、舒展流畅的艺术风格。四体皆书,擅长行草、隶书。专家评其书法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刚柔相济,雅俗共赏。
作为一位与时俱进的书法艺术家,在几十年的书艺生涯中,边保华学古而能切近时代,借鉴今人而能合理取舍,不迷信,不盲从。最终,他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不但被儒商所钟爱,也为黎民百姓所乐见。他的书法每一个字都很严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其巨大的艺术影响力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与赞赏。
他的作品自出世以来,就以其典正、沉浑、俊逸、雅致和从容的仙风神韵,倍受世人喜爱。在边保华笔下,行草书“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笔墨奔放潇洒,骨健形美随意,颇具“二王”遗韵,给人以清新、自然、流畅之美感。其隶书,袭秦简汉韵,笔力遒劲,线条灵动;丰姿逸宕,气韵古穆;巧于章法,疏密有度。足以见得他对《石门颂》、《乙瑛碑》、《华山碑》、《武威汉简》等碑版用功之深,会古通今而自成一格。其榜书,气度浑朴,颜筋柳骨,结体谨严,正中含奇,一派和睦安详之气象,观之使人赏心悦目。
边保华先生的书法真正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书人合一,心得其妙,似有神助的艺术境界。他的书法作品雅俗共赏,既有一种切近民众,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也有一种开拓进取,守信重义的精神理念,今日别开生面,独步书坛之气象,为大家所赏识。边保华先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更是他人生世界观、高尚道德情操修养的综合体现。
不忘初心 践行新时代
今天,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已提升到了新高度,但边保华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追求更执着,步伐更坚定。
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从军人到公职人员,见证着他激昂的爱国热情;从公职人员到书法家,映射出他热烈的赤子之心。书以载道,以文化人。学习宣传经典贵在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边保华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做到学经典,看成败、鉴得失、知兴衰、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保持政治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途中,撸起袖子加油干,谱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他时刻审问自己的内心,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多年来,边保华精心创作百余幅书法作品,一派正大气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榜书作品厚重雄浑,苍劲夺目。边保华先生笔下的习总书记用典名句,分敬民、为政、修身、笃行、劝学、信念、创新等10多个篇章,气势恢宏,形式多样,佳作荟萃。尤其是廉政篇的10米长卷,清风正气凝聚笔端,翰逸神情溢出纸外,给人以美的享受。边保华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创造出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正能量作品,奉献给大家,这正是书法艺术家边保华的初心。
他不忘来时路、铭记梦归处,守护初心、砥砺奋进,以新形象新面貌新姿态开启伟大的新征程。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词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讲话都用书法进行艺术呈现,传递了党的声音和社会的正能量,对于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边保华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何不忘初心,在奋斗中体验幸福的味道。他常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常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提醒自己“常怀忧患之思”,这不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吗?
书以载道,法在度外。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高深的艺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他作书既谨守法度,保持一种盎然的古典情怀,同时又畅叙幽情,体现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精神,使性格气质与书法墨迹构成奇妙的内在呼应,成为他人文精神的艺术折射。边保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很有思想,极赋个性的书法家,在他的书法中,蕴含着一种对人生和社会更深透的解读方式,一种可以释然超脱生命的困惑和局限,正因如此,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境界。我们坚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边保华的书法艺术必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期待着!(文/陈勃夫系收藏鉴赏家、社会学者、当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