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绽放在盐碱地的铿锵玫瑰——37民东北女大学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邵美琦、李双溪

新华社长春8月9日电 题:(新华全媒头条)绽放在盐碱地的铿锵玫瑰——37名东北女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邵美琦、李双溪

 

又是一年就业季,青春正热血,奋斗正当时。

 

在吉林省洮南市,有37名毕业于北大、南开、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女大学生走出县城又回家乡。她们扛起锄头、做起电商、闯进高端超市,像铿锵玫瑰在盐碱地上绽放,书写着“新农人”的勇气与执着。

一只黏豆包唤醒的创业梦

“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洮南市位于吉林西北,干燥多风,多盐碱地。许多人走出后不愿回来。

 

2014年,王荷回来了,成为如今这支娘子军的领头人,大家的“荷姐”。

 

1982年出生的她,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一边当老师一边开教育机构,而丈夫张米克则是一家公司的老总。

 

原本远离故乡的都市人生轨迹,却突然拐了一道弯。

 

一次,王荷和两个“发小”聚会时,吃到了家乡的黏豆包,3个人的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洮南是全国重要绿豆集散地之一,但绿豆大都以原粮的形式批量售卖。“1吨绿豆赚50块钱,这么好的绿豆卖不上价,我不甘心。”王荷说。

 

4年前,王荷不顾丈夫反对,与苏州大学毕业的蔡宛润、吉林大学毕业的王一鹤一起回到家乡,自筹资金创办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农业合作社。她们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在网上卖绿豆。然而3个月里卖不出去1包。

 

姑娘们冥思苦想,不能再走寻常路,像父辈那样一车一车卖绿豆了。“大城市的人喜欢吃杂粮,认品牌、认品质,我们要闯出个品牌来!”她们决定采用有机种植、手工挑选、小份包装,走高端市场,并给品牌取名“洮宝”,寓意为“洮南的宝贝”。

 

为了将产品卖到全国,姑娘们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从不买卧铺。6个姑娘挤在上海市一间50平方米的小屋里,买不起床,就睡地铺。第二年,她们将杂粮卖到了上海、广州,在高端商超有了一席之地。

 

从有机种植、手工挑粮到精深加工、品牌经营,从5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到25000平方米的创业园,发展到今天,产品已入驻上海商超40余家。洮宝终于打开局面。

 

3年来,她们与50多名农户签约有机种植,带动增收300多万元。“跟着她们种地,收入翻番了啊!”合作社农户陈峰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2009-2017 人民民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